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又上太皇太后元祐二年四月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二、《河南程氏文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七、《国朝诸臣奏议》卷五○
月日,具位臣程颐,昧死再拜上书太皇太后陛下。
臣近言,迩英讲读渐热,乞移就宽凉处。
贴黄称,如别无稳便处所,只乞就崇政或延和殿。
窃闻给事中顾临有言,于延和讲读为不可。
臣本谓迩英热,恐于圣体非宜。
今闻修展迩英,茍得宽凉,则臣志愿遂矣。
于临之言,在臣自可不恤。
然有所甚害,不得不为陛下辨之。
若临之言止于移惑太皇太后圣意,臣官非谏诤,不辨尚可也。
今以言为是,则误主上知见,臣职当辅导,安得不辨?
臣窃谓自古国家所患,无大于在位者不知学。
在位者不知学,则人主不得闻大道,朝廷不能致善治。
不闻道,则浅俗之论易入,道义之言难进。
人君功德高下,一系于此。
臣非敢以谀言悦陛下。
窃闻陛下博览前史,请陛下历观简策,前世母后临朝,有不坏纪纲者乎?
有以至公为心,孜孜求治为英主之事,如陛下者乎?
此陛下所自知也。
陛下有简策所无之盛德,则天下亦望陛下为简策所无之功业,不止维持岁月,俟人主长大而已。
盖望陛下致海内于治安,诒孙谋于久大。
诒谋致治之道,当使圣德日跻,善治日新。
进德在于求道,图治莫如稽古。
道必询于有道之士,古必访诸稽古之人。
若夫世俗浅士,以守道为迂,以稽古为泥,适足以惑乱人主之听。
近年以来,士风益衰,志趣污下,议论鄙浅,高识远见之士益少,习以成风矣。
此风不革,臣以为非兴隆之象,乃陵替之势也。
大率浅俗之人,以顺从为爱君,以卑折为尊主,以随俗为知变,以习非为守常,此今日之大患也。
茍如是者众,则人君虽有高世之见,岂能独任哉?
臣不知进道德之言,足以增益圣德者有几,而损陛下之远图,移陛下之善意则有矣,如顾临之言是也。
臣料临之意,不过谓讲官不可坐于殿上,以尊君为说尔。
夫殿上讲说,义理之至当,古者所常行也。
臣不暇远引,只以本朝故事言之。
太祖皇帝王昭素讲《易》;
真宗崔颐正讲《尚书》,邢炳讲《春秋》,皆在殿上。
当时仍是坐讲。
立讲之仪,只始于明肃太后之意。
此乃祖宗尊儒重道之盛美。
岂独子孙当以为法,万世帝王所当法也,而以为非。
讲官不可坐殿上,则昭素布衣之士,其不可更甚矣。
迩英讲读,只自仁宗时,亦从便尔,非是避殿上也。
若避殿上,则不应置崇政说书之职。
虽以殿名设职,不必须在本殿说书,然亦必不肯于不可讲说之处置说书官也。
臣每进讲,未尝不规劝主上以祖宗美事为法。
如临之意,则是禁止主上不得复为优礼昭素之事,及有崇政设职之意。
祖宗美事,而使主上独不得为,若主上信以为然,所损岂不甚大?
殿上说书,亦是常事。
人主崇儒之道,甚有重于此者。
臣今口未敢言,然中心惟欲辅养主上重道之心,如前代明王,光耀史册,不止此一事而已。
临之见与臣之心,何其异也!
且讲经与饮宴孰重?
真宗仁宗时皆宴讲读官崇政殿
从来侍宴皆在殿上,而讲经独不得在殿上,臣未谕其义也。
临之意必曰:「彼一时之事尔,日常则不可」。
夫于义茍当,日常何害?
义或不可,一时亦不可也。
臣始言之,执政大臣未以为非也,及一言,则是而从之。
以臣度之,以临之言为是者,亦或有之。
若谓四五大臣皆以为是,则必不然。
盖非难知之事,不应四五人所见皆如是也。
特以陛下信临之言,而又迫于尊君之意,故不敢言尔,恐非以道事君之义。
今世俗之人,能为尊君之言,而不知尊君之道。
人君唯道德益高则益尊,若位势则崇高极矣,尊严至矣,不可复加也。
过礼则非礼,强尊则不尊。
汉明帝桓荣亲自执业,可谓谦屈矣。
周宣帝称天,自比上帝,群臣斋戒清身数日方得朝见,可谓自尊矣。
然以理观之,汉明帝贤明之君,百世所尊也;
周宣帝昏乱之主,百世所贱也。
如临之见,则必以桓荣为不能尊君,以周宣之臣为能尊君矣。
不知道之人益进,不合理之言日闻,虽人主圣明,习熟见闻,亦恐不能无损尔。
后世功业益卑,先王粹美之道不复见于世者,正由浅俗之论易信而得行尔。
夫先王之道,虽未能尽行,然稽古之心,不可无也。
犹学者于圣贤之事虽未能尽行,然希慕之心,不可无也。
此乃进学求益之道。
今临之意,则以古先之事为不足法,今日之事足矣,不可更有进也。
此乃塞进善之门,绝稽古之路。
方主上春秋之富,进德之际,而其所献纳如是。
使劝讲之官稍思职业,敢不辨乎?
若陛下以臣言为非,则狂妄之诛,不敢避也。
万一以臣言为是,则愿陛下明示好古求道之意,使朝廷在位皆知之。
虽鄙陋之人,见陛下圣虑高明,不喜浅近,亦将勉思义理,不敢任其卑俗之见,惧获鄙于圣鉴矣。
诚如是,则将见道学日明,至言日进,弊风日革,为益孰大于此?
臣职当辨明,义不敢默。
臣无任恳切惶惧待罪之至。
升州到任谢表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乖崖先生文集》卷九
臣某言:伏奉六月二十七日敕,差臣知升州军州,兼提举江南东路马巡检捉贼公事,已于八月二十二日到州署事讫。
恭以道有所存,物无不遂。
臣萦宿疹,分合退身,皇情重惜其辞荣,大镇许从于卧理。
感深出涕,恩极难言中谢。)
臣闻昔者圣君之御人也,博爱溥施,包荒济美。
九有仰大中之化,群伦无不达之情。
伏惟皇帝陛下恭己临朝,推诚接下,英断比于太祖,宽仁类于太宗
谓选能为共治之资,则躬行采录;
谓节用为恤民之本,则慎乃盘游。
加不忘功,兼之念旧。
有若陈纬苦战,田锡直言,越次褒延,惊骇视听。
梁周翰前朝名辈,邢炳望苑元勋,俱及耄年,不许去位,非常礼遇,优与俸钱。
四海之人,聚首而议,以为陛下之德,有以继舜齐尧,辉宗映祖。
若周文之兢持,未足多也;
《书》美昌言,《礼》贵养老,未为奇也。
虽圣政无涯,不可妄纪;
而生民受赐,抑又何名?
窃念臣本族无称,学文自任。
爰从中第,洎至登朝。
徒切砺精,少防于责实;
绝无朋比,曲借于馀光。
凡四转官,便参枢要;
复三数岁,已忝丞郎
信明时骤进之身,过往哲九迁之遇。
退量浅劣,不称明扬;
止在捐躯,聊以报国。
重念臣少因酒过,晚觉病多,仰天眷以抚安,烦国医之诊护。
其如气候渐劣,根本难瘳。
既乖侍从之仪,实玷衣冠之列。
岂敢便谋致政,坚请分司
重阍辄拜于封章,小郡觊全于颐养。
不谓睿慈恻悯,兑泽沾濡,作藩更委于兵权,赴任仍兼于水路。
而复中官赐药,内府支金,谓九转之灵丹,可延性命,谓三钱之秘宝,足了生涯。
天意所钟,愚臣备识。
必将垂世,流为美谈。
知微臣遇主之荣,比肩旧老;
广陛下爱人之旨,接武前皇。
臣虽事上之少劳,陛下待臣之已甚。
而况江山秀绝,民物骈繁,狱讼简清,事务整集。
上仗神砂之力,下因僚吏之勤,望保残年,再睹双阙。
此愚臣之愿,陛下之恩也。
既感陛下忧臣之身,臣敢不忧陛下之事!
一欲宣导风化,惠绥黎元,兼令凶忮之人,渐识淳和之理。
凭兹恳款,上答恩休。
云云。
讲筵官辞免进读三朝宝训终篇转官奏状淳熙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历官表奏》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大中大夫试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臣周某,朝请郎、试兵部尚书、兼侍读王希吕朝议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兼侍讲陈岘朝奉大夫侍御史、兼侍讲黄洽朝奉郎秘书省著作郎、兼崇政殿说书崔敦诗同状奏:臣等准尚书省劄子,五月六日,三省同奉圣旨,经筵进读《三朝宝训》终篇,侍读侍讲说书并特转一官者。
非常之恩,承命震恐。
臣等伏睹真宗咸平中肇正讲读之职,始命邢炳专讲《左氏春秋》,其后篇帙既竟,特宴近臣,仍有赐赉迁官之宠,载在史册,以为美谈。
仰惟陛下迪三圣之丕烈,频御迩英,乐闻谟训。
臣等适有天幸,偶值终篇。
圣恩所加,务极隆厚。
赐饮则敕使踵至,赉予则骈蕃不一。
臣等无稽古之力,窃稽古之荣。
其为光辉,已不胜言。
若复骤增显秩,必将上累信赏,下拂公议,此臣等之所以惧也。
邢炳初终自讲一经,宜有异数。
今略计十九年间,任讲读者近六十人,曾非独劳,乃掠众美,此又臣等之所以惧也。
伏望圣慈矜怜危恳,原省罔功,因其旋辞,特格前诏,庶几侥倖之责犹可逭于万一。
臣等无任虔祈战汗之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东宫故事九首 其二 十一月十四日1175年11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真宗实录》:大中祥符三年五月三日辛巳,内出手札示王钦若等曰:「昨览《君臣事迹》进草将帅部仁爱门,若以赎还俘略、振恤饥馑、暴体必瘗、秋毫不犯,斯数事近乎仁爱矣;
张杨大司马,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及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今众官评品,谓之仁爱,斯则异矣。
将帅之体与牧宰不同,以威禁暴,以刑止杀,先之以号令而下知惧,均之以甘苦而众不携。
今谋危发觉,辄原不问,而又对之涕泣,愈非将帅之事也。
朕向在藩邸,屡令邢炳讲习诸书,因记《春秋》息侯伐郑,大败而还,君子以为不察有罪,其丧师也宜乎。
张杨无威刑,反者不问,是不察有罪,此尤宜旌别淑慝,更商度之」。
某观夫子之论学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盖为学之道,必欲深造自得,则非乐之不能也。
恭惟真宗皇帝天资高明,固已超冠前古,又能笃好学问,中心乐之。
咸平至于祥符,盖即位十有三年矣,而藩邸之时与讲官邢炳讲论《春秋》之说尚记于胸次,非乐之不忘,能如是乎?
景德澶渊之役,奋发威断,坐制北虏,而坚百年和好之约;
东封西祀,制礼作乐,驯致太平,而洗五代见闻之陋。
文武兼用,为亿万年无穷之基,皆学之效也。
犹且不自满假,命儒臣学士裒集君臣事迹以为龟鉴,每成一门,先上其稿,乙夜披阅,订正是否。
彼前代帝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固我真宗之所戒也。
若乃论将帅先乎威刑,牧宰贵乎抚恤,则又圣学渊懿,非当时群臣之所敢望。
呜呼,远矣哉!
东宫故事十七首 其十七 五月七日1180年5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真宗咸平三年御便坐,命翰林侍讲学士邢炳讲《左氏春秋》,侍读预焉。
时初置讲读之职,至五年讲毕,宴近臣于崇政殿,赐袭衣、金带,加器币,仍迁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
某谨按《国史》,咸平三年真宗皇帝即位尚新,北则契丹入寇,西则李继迁未平,西南则王均僭号于成都,羽檄交驰,日不暇给。
当是时,议者必以选将练兵为亟,而指崇儒重道为迂。
帝独不然,方且初置讲读之职,博延儒学之士,是岂急其所当缓,缓其所当急哉?
盖以攘戎狄在乎修政事,修政事在乎正心术,正心术在乎明道德。
未有道德既明而安强之威不成者也。
惟帝天纵将圣,有得于此,故日命邢炳等讲《左氏春秋》,才二三年遂至终篇。
又两年而北戎入寇,车驾再幸澶渊,射杀贼帅,虏众狼狈宵遁,卑辞请和,太平之功自此而定。
然则帝王讲艺论道,岂专为文治而已,其亦立武事之本欤(《承明集》卷九。)
与世:原倒,据明抄本、四库本乙。
中州邵太史晋涵入都 清 · 孙星衍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澄清堂诗稿卷上
平生慕两贤,非友而若师。
束修好经籍,往往梦见之。
其一钱少詹,识我弱冠时。
注书抉渊原,辨字求据依。
前贤谬称许,谓云戴可追(辛眉先生初致札星衍东原替人之语)
东原真天人,我闻恧且疑。
一为校理君,时徵入天扉
点窜四部书,校录三通碑(君著舆地金石碑目)
我方走江介,离隔如云泥。
长裾曳朱门,渐蒙孤陋讥。
遭逢得良友,与我斗识知。
汪狂而钱倨,更有洪君奇(谓容甫献之稚存
其学乃精绝,独到一世希。
孤蓬生于麻,白沙入以缁。
千年枕经籍,自以元朗期。
欲撰续释文,此事茫无涯。
先抽尔雅篇,虫鸟苦究推。
削其偏傍加,古是而今非。
广摭郭舍人樊孙,高(诱)康成乃其枝。
参军小龃龉,叔重吾纲维。
蹉跎未终成,行役以自携。
侧闻校理君,著此二十稘。
声音训诂閒,质证书易诗。
经经自相勘,所失无毫釐。
徵信汉魏儒,阙疑不自欺。
措言又平准,未肯参军随。
亦取正义名,冲远讵等夷。
陆佃郑樵辈,芜秽不足资。
君书若行世,焚砚亦不辞。
后儒苦参订,惟恐微言微。
浮名本浮云,岂以恤已私。
前年走京阙,谒君叩门篱。
握手喜欲狂,礼意不及施。
千言累匈臆,有若丝不治。
又若大泽云,四起无端倪。
徐徐辨涯涘,渐渐如醇醨。
是时君念我,恐有方朔饥。
俾修石渠书,议功以入赀(时予欲得职官表誊录阁校乃纪总宪陆廷尉过爱谓当以纂修荐遂致不就)
所计亦未成,感激肝胆披。
逡巡逐秋风,匆卒走路岐。
君书不曾见,回首以恨滋。
去年客游梁,主者韩昌黎(谓弇山中丞
好贤苦饥渴,赏我以不羁。
招君载书来,著作于官司。
编年仿司马,当废薛应旂(君为毕中丞宋元通鉴)
君谈始深接,君学方深窥。
暇日出我书,折衷而拾遗
十言九合辙,闭户法在兹。
微嫌我惊俗,改字搜根基。
我言證佐明,例不避谤诽。
君书列学官邢炳不敢睎。
眇然当世閒,所待言者谁。
吾终望中丞,功业今皋夔。
圣人重文治,入告必颔颐。
石经最宜奏,次者两庑祠。
光光许叔重,学行纯无疵。
景纯自忠烈,黉舍诵厥词。
柰何小说家,缘饰致诋訾。
中郎康成,术业无参差。
三贤配游夏,后世颂不衰。
立言古人敦,献可良臣为。
翰林近言官,君位清不卑。
有时得迁除,亦合陈丹墀。
狂夫及刍荛,惟君择从违。
俗流但因循,谗者曰詅痴。
我今如愚公,用志山可移。
赠言愧无文,继之以歌骊。
踟躇惜将别,且复倾千卮。
丈夫恋日月,苦乏名誉垂。
交朋重知己,谓有药石规
心酸勿挥涕,为其近女儿。
同术而同方,天涯若堂闱。
努力研遗经,暇即长相思。
邢炳等保举学官景德二年十二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七之九(第五册第四六六六页)
翰林侍讲学士国子祭酒邢炳尚书户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张雍龙图阁待制杜镐诸王府侍讲孙奭,同于京朝官及幕职、州县官中,保举儒学该博、德行端良、堪充学官十人。
手札赐王钦若大中祥符三年五月辛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六
昨览《君臣事迹》进草《将帅部·仁爱门》。
若以赎还俘略,振恤饥馑,暴骸必瘗,秋毫不犯,斯数事近乎仁爱矣。
如张扬为大司马,性仁和,无威刑,部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
今众官评品谓之仁爱,斯则异矣。
将帅之体,与牧宰不同,以威禁暴,以刑止杀。
先之以号令,而下知惧;
均之以甘苦,而众不携。
今谋反发觉,辄原不问,而又对之涕泣,愈非将帅之事也。
朕向在藩邸,屡令邢炳讲习诸书,因记《春秋》息侯伐郑,大败而还。
君子以为不察有罪,其丧师也宜乎。
今张扬无威刑,反者不问,是不察有罪。
此尤宜旌别淑慝,更商度之。
蔡侍郎侍读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翰苑新书》续集卷七、《秘笈新书》卷三、《启隽类函》卷四○、《宋四六选》卷一二
畴绩典铨,升班进读。
视玉堂之草,远追三盘五诰之遗;
金华之书,尽洗诸子百家之陋。
天将大任,道不虚行。
恭惟某官学包九流,声满六合。
气刚大则当今之孟子,文雅健则后代之子长。
功名听其自来,荣贵付之素定。
不肯疾趋于半武,惟知傲睨于群飞。
数年远龙尾之阶,一日上鳌头之禁。
春翻红药,夜对金莲
方王言独鼓于风雷,而人物更精于冰鉴
欲重北扉之直,仍陪西学之游。
尧舜汲汲,仲尼皇皇,所贵为王者之事;
虞夏浑浑,商书灏灏,直期续圣人之传。
于从容暇豫之时,有咨访讨论之益。
凝旒深简,重席逾多。
若昔邢炳咸平之间,与吾坡仙处元祐之始,皆华盖有翰林之逼,而细毡惟广厦之居。
不图今焉,复见作者。
地禁度花砖之日,天低垂画衮之云,亶为六籍之光,庸振诸儒之气。
唐臣于三侍,咸知稽古之荣;
取汉相于一言,伫究经邦之业。
某系心玉峙,决眦冰衔。
虽怜点铁之难成,不觉弹冠而自喜。
送穷鬼,又惊岁律之推移;
折梅而寄故人,正待春风之披拂。
杨文庄公书堂记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五、《西山文集》卷二六、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五
浦城梦笔山等觉院,邑人礼部侍郎杨公澄为本县令日所建也。
侍郎之子文庄公少读书于此山,既去,以文学节义擅声中朝,为荐绅标式。
后人即其处为书堂,绘公父子祠之。
嘉定中郡守李公大异作五大字表其额。
按公名徽之字仲猷,甫冠通群经,尤刻意于诗,得骚人之趣。
时李氏王江表,公耻官伪廷,杖策走中原。
显德三年进士高第,入文馆,升谏垣,尝论太祖有人望,不可典禁兵。
国初出司征于方城,继为大兴、峨眉县令
开宝中召还,寖以登用。
太宗尤深器之,青宫俶建,命为首僚,付以羽翼之寄。
世谓帝以能诗知公,而不知公之受知圣明者,不专在是也。
丁公二心于汉,高祖戮之;
姚思廉尽节于隋,文皇宠以高位。
前世大度之主,率常以是观人,况我太祖太宗之圣哉?
夫放麑小善尔,推其仁犹可以拄国,公之忠于所事如此,以之事人,何往而非忠?
此二帝之所以知公而以遗后圣也。
然则公之事君固万世臣子之法,而二帝之用人,岂非万世帝王之法欤!
当公之去国也,一迁而楚,再徙而秦,又再转而,山川益寥远,风物益凄凉,昔之词人墨客悲伤憔悴,若不可以生者也。
而公嘉阳诸咏,皆翛然自得,亡秋毫陨穫意,胸中所存,其亦远矣。
入侍禁中,新承圣眷,至摘其诗隽语笔之御屏中。
词章翰墨,同时岂乏其人,而公独得此者,非重其诗,重其节也。
晚事定陵,尤被宠渥。
初置翰林讲读学士,公与邢炳首与其选。
虽未及大用以终,而平生所立,凛凛玉雪,亡一节可疵。
从孙文公亿少依公以学,既皆以文章名天下,而清风雅操,奕奕相望,浦城人物之盛自二公始。
绍定改元,七世孙震荣将新其书堂之旧,族之显人淮东制置使绍云、朝议大夫圭皆捐赀相之。
震荣谓某:盍为之记!
藐是晚出,匪工于辞,独念前辈风流相去日远,后生小子鲜或闻知,故为推迹本末,刻之堂中,使吾党之士闻而慕之,平居讲学以淬磨志行自期,有位于时以扶植世道自许,则公之遗风庶几复见,而吾邦之人物其亦有兴乎!
若夫卑陬淟涊,志于荣宠,利事温饱而已,岂惟重桑梓之羞,过公之堂,当必有泚其颡者矣。
呜呼,死者可作,微公吾谁与归?
吕侍郎文仲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吕侍郎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
父裕,南唐歙州录事
文仲江左进士,调补临川,再迁大理评事,掌宗室书奏
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累迁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转著作佐郎
太宗听政之暇日,阅经史,患顾问阙人,太平兴国八年,始以文仲侍读,寻又为翰林侍读,赐绯鱼,寓直御书院,立本官班。
多以日晚召见,出经史令读,或就访外事。
侍书王著,书学湍亦直禁中。
文仲书史以笔法,湍以字学,深承顾接。
王著使高丽,复命,改左正言巡抚福建
未几,赐金紫,加左谏议大夫
淳化中陈尧叟并为关西巡抚使,时内品方保言专干榷酤,威制郡县,民疲吏扰,变易旧法,讼其掊克者甚众。
文仲等具奏其实,太宗怒甚,亟召保言,将覈之,反为保言所讼。
御史验问。
文仲所坐皆细事,而素巽懦,且耻与保言辨对,因自诬伏,遂罢职。
既而太宗知其由,秘阁
踰月,再为侍读
至道初,上尝草经史故事三十纸,召文仲读毕,因刻石令内侍赍数百本藏江东名山福地,及分赐高逸不仕、敦朴有行、为州里所称者。
起居舍人兵部员外郎、同判吏部铨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审官院
真宗咸平二年,拜翰林侍读学士邢炳侍讲学士
先是侍读名秩未崇,及置此职,班秩次翰林学士,禄赐如之。
设直庐于秘阁侍讲更直,侍读长上
日给尚食珍膳,夜则迭宿。
日具当直官名于内东门进入,召对访问,或至中夕。
中谢日赐与如翰林学士
受诏集太宗歌诗为三十卷,诏书加奖,又知审刑院
六年,授御史中丞
景德中,鞫曹州奸民赵谏狱,谏多与士大夫交游,内出姓名七十馀人,令悉穷治。
文仲请对言:「逮捕者众,或在外郡,茍悉索之,虑动人听」。
上曰:「卿执宪当嫉恶如雠,岂公行党比邪」!
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馀人悉得奸状,以陛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尔。
但籍其名,更察其为人,置于冗散,或举选对扬之日摈斥之,未为晚也」。
上从其言。
三年,迁工部侍郎,复为翰林侍读学士
文仲久居禁近,周密兢慎。
一日早朝,暴得风疾,请告踰百日,诏续其奉。
明年,改刑部侍郎,充集贤院学士,未几卒。
文仲富词学,器韵淹雅。
其使高丽也,善于应对,清洁无所求,远人悦之。
每使至,必询其出处。
吕端、吕祐之亦尝为使,三人皆宽厚文雅。
国主王治尝对使者刘式语及中国用人,必应以族望,如唐之崔、卢、李、郑者。
言:「惟贤是用,不拘族姓」。
治曰:「何姓吕者多君子也」?
后朝廷录其子士永为奉礼郎,侄孙从政同学究出身。
兄孙溱。
塞马814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烽候:即烽火台,设烽墩举火报警或报平安。),关河无战声。
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从:同纵,放任。《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邢炳疏:“从,读曰纵,谓放纵也。”)
桐花810年 中唐 · 元稹
 押侵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商洛市曾峰馆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紫桐:桐树之一种。《本草·桐》集解:“颂曰:‘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
可惜(一作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舜没”句:《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凤归丹穴岑(“凤归”句:《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炼食不食,故言梧桐而及凤凰。)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嵚岑(嵚岑: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嵚岑埼礒兮,硱磳磈硊。”洪兴祖补注:“嵚岑,山高险也。”)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
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我愿”句:梧桐为制琴之良材。晋郭璞《梧桐赞》:“桐实嘉木,凤凰所栖。爰伐琴瑟,八音克谐。歌以永言,噰噰喈喈。”)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宫徵角:古代五音中之三个音,此泛指五音。),先辨(一作辩)雅郑淫(雅郑: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以雅声为雅正之声。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宫弦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一作祅)物神不歆。
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宫弦”以下十句:《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懑之音矣。”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驺忌子见齐威王鼓琴,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祅,通妖。《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吏。”胡三省注:“祅,与妖同。”歆,保祐。)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
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梁山吟》:古乐曲名,传说曾子雪天思亲,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拊:轻轻敲击。《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蔡沈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和:以声相应。球琳:皆美玉名,此泛指美玉。《尚书·禹贡》:“(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球琳,皆玉名。”)
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
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雍门”:汉刘向《说苑·善说》:战国齐人雍门子周善鼓琴,以悲声耸动人听。访孟尝君,先以言词,后“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曲成孟尝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鹿鸣》”句:《诗·小雅》篇名,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鸣,食野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骎骎(“君闻”二句:《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诗·逸诗·祈招》今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马疾驰貌。《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毛传:“骎骎,骤也。”)
君若欲败度(败度:败坏法度。《尚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孔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于其身。”),中有式如金(式:准则,指言行所依据之法则。《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
君闻薰风操(《薰风操》:相传舜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因以“薰风”指《南风歌》。见《孔子家语·辨乐》。),志气在愔愔(愔愔: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中有阜财(“中有”句:《南风歌》之歌辞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阜财,积聚财物。),勿受来献琛(琛:通琛,珍宝。《集韵·侵韵》:“琛,《尔雅》:‘宝也。’或从贝。”)
北里当绝听(北里:古乐舞名。《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南风”二句:《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师旷唯歌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孔壬:大奸佞。《后汉书·郅恽传》:“昔虞舜辅尧,四罪咸服,谗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李贤注:“孔,甚也;壬,佞也。”)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农野丝人织纴
丹凤巢阿阁(“丹凤”句:阿阁,四面均有檐溜之楼阁。《文选·〈西北有高楼〉》:“阿阁三重阶”,李善注:“《尚书中候》曰:‘昔黄帝轩辕凤凰巢阿阁。’《周书》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则阁有四阿,谓之阿阁。郑玄《周礼》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文鱼游碧浔(文鱼:有斑彩之鱼。《山海经·中山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郭璞注:“有斑彩也。”浔:水边。《说文·水部》:“浔,旁深也。”段玉裁注:“今人用此字,取义于‘旁’而已。”)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蹄涔:《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谕因针: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琛:珍宝。《尔雅·释言》:“琛,宝也。”邢炳疏:“谓珍宝也。”。)
后湖813年 中唐 · 元稹
 押虞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后湖
荆有泥泞水(荆:蜀本、卢本作“问”,卢校“问,疑是闻”,似是。泥:蜀本、卢本作“涽”。),在荆之邑郛(邑郛:犹城郭。郛,外城。《说文·邑部》:“郛,郭也。”)
郛前水在后,谓之为后湖。
环湖十馀里,岁积潢与污。
臭腐鱼鳖死,不植菰与蒲。
郑公理三载严司空绶,其理用喣愉。
岁稔民四至,隘廛亦隘衢。
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公乃”二句:谓严绶把办公地点搬到后湖施工现场,为百姓先行谋划。矢谟:施布计画。)
人人傥自为(傥:原作“谠”,据蜀本、杨本、董、全诗改。),我亦不庀徒(庀徒:雇用工匠、役夫。参前篇《茅舍》注。)
下里得闻之(里:蜀本、杨本、董、马、类苑、胡本、季本作“俚”,似是。),各各相俞俞(俞俞:和乐愉悦貌。俞,通愉。《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成玄英疏:“俞俞,从容和乐之貌也。”)
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姑:婆婆。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妇谓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壮者负砾石,老亦捽刍。
斤磨片片雪(斤:古代斫木之工具,与斧似,但形小而刃横。《说文·斤部》:“斤,斫木也。”段玉裁注:“凡用砍物者皆曰斧,砍木之斧,则谓之斤。”徐灏笺:“斧斤同物,斤小于斧。”王筠句读:“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钁相似,不与刀锯相似。”),椎隐连连珠(椎:捶击之器具。椎,通槌。《集韵·脂韵》:“椎,通作槌。”隐:筑。《集韵·焮韵》:“隐,筑也。”)
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户枢
邻里近相告,亲戚远相呼。
鬻者自为鬻(鬻:卖。《玉篇· 部》:“鬻,鬻卖也。”此泛指买卖。),酤者自为酤(酤:卖酒。《说文·酉部》:“酤,卖酒也。”此泛指买卖。)
鸡犬丰中市(丰:周国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孔颖达疏:“丰……文王旧都也。”市:交易。《尔雅·释言》:“贸、贾,市也。”邢炳疏:“谓市,买卖物也。”),人民岐下都(岐: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代曾建都于此。岐与上文丰皆借指江陵。都:汇聚,聚集。《尔雅·释诂三》:“都,聚也。”)
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奥浩:大片可定居之地。奥通墺,可定居之所。《汉书·地理志上》:“九州逌同,四奥既宅。”颜师古注:“奥,读曰墺,谓土之可居也。”)
我实司水土(“我实”句:《唐六典》卷三○:“士曹司士参军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得为官事无。
人言贱事贵,贵直不贵谀。
此实公所小,安用歌裤襦歌裤襦:见本卷《茅舍》注。)
答云潭及广(潭及广:潭州广州,均在江陵之南,此泛指江陵以南地区。),以至鄂与吴(鄂与吴:鄂州苏州,均在江陵之东,此泛指江陵以东地区。)
万里尽泽国,居人皆垫濡
富者不容盖(盖:本指盖屋之茅苫,此借指房屋。),贫者不庇躯。
得不歌此事,以我为楷模。
代人乞出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宋景文集》卷四一、《皇朝文鉴》卷六四
臣闻物胜于权,则衡为之殆;
马竭其力,则御速于颠。
盖以器循量而易施,材过求而难勉。
是以功名之际,惟髦士可居;
彊力之容,匪暮年胜任。
将倾危恳,敢援斯言。
窃念臣本以丘樊,托于经术;
幸逢先烈,超备从官。
服上教之弥文,因至愚而取信。
出入丹禁,无所建明;
履历蕃宣,蔑闻条教。
伏遇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奉承谟训,过听空疏。
简服在庭,兼容如地。
虽百度之治,咸使预闻;
每万几之馀,常参劝讲。
七周成岁,讫乏寸长。
惟君知臣,足以验其无用;
惟国有典,不可逭于黜幽。
且臣自知甚明,内省尤熟。
以一介之鄙贱,丁千载之会昌
邑户餐钱,非禄之不厚;
高冠大佩,非位之不崇。
同僚皆贤,非志之不合;
处奏多可,非言之不从。
固当勉服攸箴,谨修尔职,答乃圣之眷遇,为斯文之宠光。
其如犬马齿衰,榆景薄。
中年则病夺其壮,晚节则务伤于神。
辨色立朝,足居多于跛倚;
书思记命,目不辨于马乌。
而臣顷自去秋,愿辞近职,上恩不听,宠渥就加。
逮僶俛以及兹,且憃昏而益甚。
事皆忘误,疾愈尪癃。
顾四体之已疲,宜一辞而后止。
重念臣之乡籍,世占郓州
既托枌榆,薄营产利。
不胜首丘之志,愿谐剖竹之行。
庶及馀年,聊苏疲瘵。
况前朝邢炳,本贯曹州,亦自禁庐,得临乡部。
臣今所请,似有前规。
伏望陛下念旧物之不可遗,悯孤生之老且至。
特垂宽诏,俾守先庐。
谅亦大君进退之闲,微臣止足之分。
万无纤介,可贻累于至仁;
一切便宜,尚力思于卧治。
仰干睿鉴,伏俟严诛。
论语要义目录序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六五
《鲁论语》二十篇,《古论语》二十一篇(分《尧曰》下章子张问别一篇,鲁共王孔子旧宅得之。),《齐论语》二十二篇(有《问王》、《知道》二篇。)魏何晏等集汉魏诸儒之说,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
本朝至道咸平间,又命翰林学士邢炳等取皇甫侃疏约而修之,以为《正义》。
其于章句训诂、名器事物之际详矣。
熙宁中神祖垂意经术,始置学官以幸学者。
而时相父子逞其私智,尽废先儒之说,妄意穿凿,以利诱天下之人而涂其耳目。
一时文章豪杰之士,盖有知其非是而傲然不为之下者。
顾其所以为说,又未能卓然不叛于道,学者趋之,是犹舍夷貉而适戎蛮也。
当此之时,河南二程先生独得孟子以来不传之学于遗经,其所以教人者,亦必以是为务。
然其所以言之者,则异乎人之言之矣。
熹年十三四时,受其说于先君,未通大义而先君弃诸孤。
中间历访师友,以为未足,于是遍求古今诸儒之说,合而编之。
诵习既久,益以迷眩。
晚亲有道,窃有所闻,然后知其穿凿支离者固无足取,至于其馀,或引据精密,或解析通明,非无一辞一句之可观。
顾其于圣人之微意,则非程氏之俦矣。
隆兴改元,屏居无事,与同志一二人从事于此,慨然发愤,尽删馀说及其门人朋友数家之说,补缉订正,以为一书,目之曰《论语要义》。
盖以为学者之读是书,其文义名物之详,当求之注疏,有不可略者。
若其要义,则于此其庶几焉。
学者第熟读而深思之,优游涵泳,久而不舍,必将有以自得于此。
本既立矣,诸家之说有不可废者,徐取而观之,则其支离诡谲、乱经害性之说与夫近世出入离遁、似是而非之辨,皆不能为吾病。
呜呼!
圣人之意,其可以言传者具于是矣,不可以言传者,亦岂外乎是哉!
深造而自得之,特在夫学者加之意而已矣。
因取凡《要义》名氏大概具列如左而序其意云。
乞居丧不罢讲筵绍兴七年十月 宋 · 孙近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四(第三册第二二九○页)
天子之孝,有百姓四海,其势不得与诸侯卿大夫同也。
且以古今论之,丧礼唯而不对。
今陛下亲庶政,决万几,可否天下事,其可唯而不对乎?
《丧礼》:「未葬,衰麻不去身」。
今越绋行事,被黼服冕,其可不去衰麻乎?
今便殿按弓马,抚将士,金革之事有不避也,何独至于讲筵而疑之?
真宗咸平元年,在谅闇之中也,是年正月诏访明达经义者,召崔颐正讲《尚书》于广福殿,又于苑中说《大禹谟》。
二年,置翰林侍讲学士,命邢炳讲《左氏春秋》,亦在三年之中。
伏望以时开讲筵,见儒生,臣等不胜大愿。
乞颁行群经疏义奏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五
臣闻欧阳修曰:「六经之道几熄于战国,而焚于秦。
自汉以来,收拾亡逸,发明遗义,而正其讹谬,以粗传于今者,岂一人之力哉?
后人迹前世之所传而较其得失,则有之矣。
若使徒抱焚馀残脱之经,伥伥于去圣千百年后,不见诸儒中间之说,而欲特立一家之学,未信其果有能也」。
臣愚以为天下之名言。
盖六经训诂,由汉至隋,转相祖述,不胜其繁。
唐太宗颜师古、孔颖达之徒删取众说,撰为《正义》,包贯同异,最号详博。
虽其中不能无冗谬,至于剖析度数,分别名物,有功于经为不少矣。
近世诸儒著解注者各自名家,然亦多承先儒之旧。
学者喜其新奇,利其简要,因共宗之,鲜复知有前人之说,而义疏之学微矣。
逮兵火之后,此书之在天下者往往而绝。
皇天未丧斯文,陛下绍开景运,内建太学,外置官师,亲书石经,以幸多士,圣道焕然复兴,中外承风,皆知好尚儒雅。
古今书籍,刊印略备,万世永赖,甚盛德之举也。
但诸经疏义部帙颇多,远方寒生未易可得。
恭闻端拱初太宗皇帝国子司业孔维校勘《周易》、《尚书》、《春秋》、《毛诗》、《礼记正义》,雕板布行。
咸平中真宗皇帝国子祭酒邢炳等刊定《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疏及别《孝经》、《论语》、《尔雅》正义,遣国子直讲王焕赍诣杭州刻板,送国子监
臣愚欲望陛下仿端拱咸平故事,悉取近地所刊群经疏义并《经典释文》,付国子监印数百部,颁其书于四方,诏郡县以赡学或系省钱各市一本,置之于学。
未有板者,令临安府速行雕造,期以一年,周遍遐迩,则偏州下邑,皆知朝廷存尚古学,于以开道术之源,广经籍之路,而仰副陛下崇儒右文、追法祖宗之意,不其韪欤!
陈政事疏庆历三年 宋 · 赵师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六
陛下体至仁之资,至明之性,足以衣被万物,临照四方。
然而海内吁嗟,边隅震挠,明不得监,仁不得施,岂非有所蔽哉?
臣请陈十五事。
一曰咨辅相。
辅相之本,在于进贤退愚,使中外之任,各当其能,上下之材,咸适其分,虽欲天下之不治,不可得也。
苟浮竞之徒,以希附获进,幽素之伦,以间隔见废,小人道长,贤者穷处,虽欲天下之不危,不可得也。
奇邪者其党常众,方正者其徒常寡;
党众则进取易,徒寡则见用难,士人之常势也。
方今之世,岂能尽善,非简材者,率不胜任,亦陛下所以责之未尽其道也。
二曰命将帅
将帅之臣,虽专阃外,然所以指纵属任而驾御之,在于本朝。
比年以来,师出败衄,虑陛下未尽将将之善也。
臣请粗举强弱以言之,羌贼所盗陕右数州,于本路十二分之二,校其人众,七八分之一,虽兼戎狄,亦不过五六分之一;
穷塞之地土至薄,校其财力,二十分之一。
今乃举天下之兵,引海内之财,未有成功,益为虚费,固有以使之然也。
三曰简侍从
近臣之任,必取于群吏,宰辅之任,亦取于近臣;
前日之群吏,今兹之近侍,今兹之近侍,将来之宰辅也。
当举肃哲之士,方重之人,谋于老成,考其笃行。
纤薄不逞,轻果无行者,不得进焉,则虽异日,朝廷之间无凶人矣。
四曰择守宰
向日吏能盖寡,用兵以来尤甚。
严督责以为善治,促赋歛以为能才,外饬拊养之名,内行苛刻之实。
或束缚疲民,以为军卒,受招募之赏;
或放纵奸吏,傍缘公赋,逞率割之欲。
虽军兴调用,有弗得已,而邦本至重,焉可勿念?
陕右列郡,海滨诸州,方秋冬时,而犹不足,若春夏久旱,人何以堪?
强者起而劫州闾,弱者转而填沟壑,以共理之不善也。
五曰治军旅。
强兵战胜,在于教之有法,御之得道。
羌贼不能数十万,然或举国出寇,或全师远匿,其出如风雨,其匿如鬼神,非有节制之良,徒以暴令驱之。
王旅列戍,自卫而已,贼来与斗,每辄覆败,况能长驱悉起,掩其巢穴哉!
何则?
不示之信义,不明之威赏。
教习之际,尚不能校阔狭,睹深浅,徒取矢道齐发战胜之格,但应得甲首、获戎马者,此乃古技击之流,而为亭长捕贼之事。
将领之臣,宠私其左右,暴虐于吏士,衣食之不恤,器械之不利,举天下之众,困于小夷,用是法也。
安禄山乱,人主在奔迫中,节将之偾军,郡守之委城,皆斩焉,而唐祚遂以兴复,此为小不仁以成其大仁也。
六曰修边防。
晁错上言,募人徙边。
边境少人,尚欲徙之,今东自瀛海,西被秦凤,滨塞数千里,田氓将百万,徒患所以教养制驭未尽其方尔。
人力殚尽,国用衰减,有边民而不善用也。
茍知积聚之术,尽发纵之能,比之远戍之士,新募之卒,其才勇岂但倍哉?
且因边民有十利:安其土壤,一也;
耐其风气,二也;
通其人情,三也;
习其径路,四也;
即其家室,五也;
亲其什伍,六也;
厥性忮猛,七也;
服其金革,八也;
减飞刍之劳,九也;
省转之费,十也。
非徒不能教养制驭,又有四害:地土不毛,而暴徵之,一也;
性鄙朴而重扰之,二也;
称过客者,驱之而使供口腹,三也;
输货赂者,强之而贾其裘马,四也。
七曰求谏诤。
先帝设谏官、御史,以司君上之过,纠臣下之罪。
陛下增其员数,甚盛德也。
然不务规正,专为伺察,掎摭纤微之衅,讦扬幽昧之私,取悦闻听,弥缝非职。
上之所宜言,不献其可;
上之所过作,不替其否。
明四目,达四聪,所以广视听于天下,黈纩充耳,冕而前旒,不欲窥人之私如是,岂诤臣皆非其人,所以咨询之义未当也。
八曰延讲诵。
王者必延学古之士,以备顾访,及于宴间。
先帝时得邢炳、杜镐、孙奭、冯元,犹有正议闻于上,明节著于朝。
汉家宰相,精通一经,天下大事,据之以决。
帝王治经,与品庶异,不独玩空文、占古语也。
天下无事,右文于是在;
天下有事,经武之图于是出。
沈滞僻老、孤陋鄙生,使之坐乡塾,训民士者,非帝王经意也。
今方外小有事,臣等不复进见二年矣,茍不足奉大问,发大对,虽屏斥之,无足惜者;
以为先王之遗籍,古人之陈篇,可以讲无事之朝,不足赞有为之世,臣愚以为过矣。
九曰革贡举。
汉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敦朴茂异,既举而升诸朝,然后考以古学,询之世务,本行试言,得人为盛。
今欲先策论以近古,后诗赋以救弊,而华伪滋久,淆滥者众,文或代作,言预储,不若还乡举里选,复庠序升黜,以教育而察纠之也。
十曰久官政。
顷年守吏,烦于数易,虽有共治之志,莫之暇,上多茍且,下鲜畏忌。
屡变而启浮伪,数徙而无根据;
浮伪生则易淆乱,根据浅则轻动摇,官不及事,民不安教,欲物俗归厚,难矣。
十一曰谨财用。
兵兴以来,招募尤广,县官所养,浮冗者众,皆不业之徒,无所教之法,可战之士,十无二三。
诸路本城,复非战卒,虚设班行,亦数十万。
仰费公廪,坐殚国财,文武官吏,增倍前朝,此永久之斁也。
臣以为不在于厚招收,在于简费用而已。
十二曰不遗年。
古者七十致仕,非告之使休也,臣请老于下,君加惠于上,进退以礼,其来有旧。
若老悖人无善可师,贪得居位,自可推择,归之田里,未闻一切降诏,为百官之制,既弃其人,复官其子,子不教,而使从政,以为私惠,非理之得者也。
十三曰容诽谤。
近者无名人为诽谤者明旨购捕,此诚厚大臣之议,然臣以为宜但勿惑而已。
尧、舜在上,设诽谤之木。
传有士传言庶人谤,风听胪言于市,谤议于市朝受下赏,皆盛世之所为也。
十四曰除忌讳。
古之人君不讳所恶,唐德宗中才之主,逊于畿甸,一诏罪己,天下知其中兴。
近者诏书之下,先自称美;
其有灾咎,又为文饰,士民识者,岂无观笑?
陛下帝迹多绪,未尽省阅,代言之臣,非皆求媚,习使然尔。
侍于迩英,陛下谓太宗似好名者,此尚实德,虚名之至。
既议名之华,当务道之实,五帝、三王之名至于今者,有其实故也。
十五曰慎出令。
每下诏命,有駮议,朝行夕改,迁流莫已,怯懦者图身福而请留中,浅薄者扬主失而使闻外,皆为臣之敝也。
《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
必先求诸正道,考之古法,既有所下,莫之能改。
茍有狂夫妄议,虽重诛之可也;
若利不补害,正人尽言,何惮改哉?
六部郎官轮直劄子 南宋 · 黄彦平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六、《三馀集》卷三
契勘六部郎官旧制,日轮一员宿省。
今既罢常程,专以防秋为急,即行在路诸部入夜委无职事,所以绍兴四年体例更不轮官。
然君相勤劳,将士暴露,私居甘寝,义所难安。
欲望钧慈,却许日轮一员赴尚书省直宿,准备非时供发军期文字,至将来解严日罢,庶几得少致区区扈跸远来之意。
抑又闻真宗皇帝杨徽之、夏侯峤为翰林侍读学士邢炳、吕文仲为侍讲,设庐秘阁,夜则迭宿,令刘文超日以当宿官姓名于内东门进入,宣召顾问,或至夜分。
今扈从臣僚不多,若侍从轮直禁中,庶官轮直都省,小大之臣咸获自尽,其尚庶几裨庙堂之馀议,竭臣子之至情,复章圣隆宽褒直之宏规,图澶渊却敌芘民之伟绩。
如有可采,伏望敷奏施行。
伏候钧旨。